<wbr id="gfmja"><ins id="gfmja"></ins></wbr>
<wbr id="gfmja"><ins id="gfmja"></ins></wbr>
        1. 多方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全民早期預警系統應對氣象災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13





            12日,《共建“一帶一路”全民早期預警北京宣言》在京通過,推動各方建立全覆蓋的預警系統,實現全民早期預警倡議的預期結果,提高整個社會的抗災能力,在氣象領域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當天舉行的“一帶一路”全民早期預警高層論壇暨第50期多國別考察開幕式上,中國氣象局局長陳振林表示,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災害性天氣廣發、頻發、重發、并發。早期預警能夠極大減少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越來越成為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據了解,通過多年實踐,中國已經建立了政府主導、預警先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機制,中國氣象防災減災的效益和作用正在不斷顯現。2022年,氣象信息為中國公眾挽回的氣象災害損失為5300多億元,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公眾接收率達97.7%,公眾滿意度達93分。


            論壇期間,世界氣象組織、生態環境部和中國氣象局簽署了支持聯合國全民早期預警倡議合作協議。這份協議旨在通過開展早期預警能力建設、物資援助、聯合舉辦活動等,幫助包括最不發達國家、非洲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在內的相關國家提升全民早期預警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陳振林表示,中國氣象局將通過多種方式支持全民早期預警工作,分享中國在早期預警方面的做法和經驗,與發展中國家氣象水文部門共同提升監測預報預警技術能力,繼續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為發展中國家早期預警能力建設提供支持。(高敬、黃偉)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氣象災害預警發布時效縮至5—8分鐘

            我國氣象災害預警發布時效縮至5—8分鐘

            發展衛星移動通信、北斗衛星、海洋廣播電臺等多樣化預警信息發布手段,氣象災害預警發布時效由10分鐘縮短到5—8分鐘;預警覆蓋率達85 8%,比2016年提高0 8%。
            2018-03-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白浆的游戏视频
          <wbr id="gfmja"><ins id="gfmja"></ins></wbr>
          <wbr id="gfmja"><ins id="gfmja"></ins></w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