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財報季的到來,餐飲企業也陸續交出了2022年成績單。海底撈近日發布的2022年業績公告稱,去年實現營收約347.41億元,同比下滑15.5%,凈利潤約13.73億元,同比上升133.02%,實現扭虧為盈。同樣以火鍋為主營業務的呷哺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47.25億元,同比下降23.14%,歸屬母公司凈虧損3.53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0.41%。
餐飲企業加快復蘇“步伐”
疫情為餐飲行業帶來了沖擊,在此背景下,海底撈為何能扭虧為盈?對此,海底撈方面稱,主要是因為“啄木鳥計劃”的實施,使餐廳營運效率提高?!白哪绝B計劃”是海底撈的門店數量調整計劃。此前,海底撈在疫情背景下逆勢擴張,但是卻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為了糾正此前錯判形勢盲目開店帶來的負面影響,2021年11月份,海底撈宣布開啟“啄木鳥計劃”,關停部分門店。不斷優化門店,也為海底撈帶來了業績上的改善。
業內人士指出,另一方面,海底撈的扭虧為盈也趕上了餐飲行業的整體復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2%,2022年全年為下降6.3%,為餐飲行業注入了信心。
記者看到,作為海底撈的有力競爭對手,近年來屢上熱搜的巴奴火鍋也動作頻頻。據了解,2023年巴奴火鍋在北京開了三家新店,分別位于朝陽大悅城、合生匯、大興薈聚;此外,巴奴火鍋還將于4月20日在深圳羅湖萬象城新開一家門店。而隨著餐飲業的復蘇大潮,巴奴火鍋多個門店也迎來了火熱的排隊潮。據相關媒體報道,在高峰期,部分巴奴火鍋門店的排隊桌數已經超過了170桌。
餐飲行業復蘇伴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2023年開年后,各家餐飲企業也加快了復蘇的步伐和進一步的市場布局。海底撈在財報當中表示,未來還將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產以進一步多元化餐廳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而根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巴奴毛肚火鍋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美味森林餐飲管理(鄭州)有限公司,同時注冊資本由5033萬人民幣增至約6.2億人民幣,增幅超1132%。此舉也被業內解讀為或為赴香港上市做籌備。
火鍋品牌強勢“開卷”
近年來,火鍋作為餐飲界的“卷王”品類,也迎來了品牌之間的激烈競爭。多個品牌的崛起不難看出,“細分”已經成為行業的主流競爭方向。
除了以“服務”為特色的海底撈、走多元化戰略的呷哺呷哺外,定位“網紅”的楠火鍋、以大刀腰片入局的周師兄、深耕海鮮火鍋的七欣天、布局新零售的朝天門、靠毛肚單品一炮而紅的巴奴等,在激烈的市場搶奪戰中分流了諸多顧客群體。
其中老牌霸主海底撈與新勢力巴奴火鍋之間的競速,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細分品類當中巨頭競爭的縮影。
記者看到,在備受關注的營銷大戰中,巴奴被普遍看作處處與海底撈“唱反調”——從最開始巴奴以跟隨學習起步,卻在之后憑借毛肚的大單品開創了新品類,同時喊出了“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的口號;到針對海底撈的《海底撈為什么只賣血旺》一文,巴奴推出《巴奴為什么能賣鮮鴨血?》;再到巴奴的店長日記、兩者菜品標準被質疑類似等,無一不透露出火鍋品牌之間的激烈競爭。
品牌會員權益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火鍋市場的強勢復蘇以及消費者對就餐體驗需求的不斷提升,除了菜品、服務等核心外,“老粉絲”們也格外關注自己鐘愛品牌的各類福利和活動,這讓不同規則下的各火鍋品牌會員權益成為“開卷”的又一陣地。
記者看到,近期海底撈宣布將在4月1日起會員成長值恢復過期扣減,引發了網友的吐槽。對此,海底撈解釋,因為疫情原因成長值計算延長了3個月,所以計算的是近15月的,現在成長值已經恢復正常計算規則,將計算近12個月的。但會員等級只升級不降級并延長至6月30日,期間會員可享受該等級所對應的所有權益。
而巴奴也在近日因會員降級被消費者吐槽,巴奴毛肚火鍋全國客服稱,按照新的會員權益,需要在6個月內完成一定的消費次數才可以完成會員保級和升級,否則會降1級。例如最高等級“肚神”6個月內消費未滿12次會降級成“肚王”,“肚粉”6個月內消費未滿2次則降級成“粉絲”。該規定自2022年9月26日起施行。
對于近期會員制的問題,餐飲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在疫情影響逐漸消散之時,企業的運營管理,包括會員運營在內,也將回歸常態化。因此不論是巴奴、還是海底撈,其最終的競爭也將回歸到產品、門店運營能力、精細化管理能力等綜合因素上。(記者 盧 岳)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